經常都說,但凡超過一個人,那就是一段關係。朋友、家人、情人,連同你自己,每一段關係都牽涉多於一個人。要如何維繫一段愉快的關係,我的看法是:恰當地表達你的想法,用心聆聽對方的觀點,讓愛在關係中流動。

說來很容易,實行很難。

說話和聆聽都是與生俱來的能力,加上香港人擅於交談,大家都有能力與他人對話。但「說出口的」、「你所想的」、「你想要的」,很多時都會有偏差。

明明想表達自己有不少壓力,宣諸於口的偏偏是抱怨和發洩,不但增加了自己的負面情緒,更令聽入耳的人感到煩躁和不知所措;本來想與對方好好地談一談,結果總是因為怕這樣怕那樣而不敢把真實的內在展露出來。

一段愉快的關係,恰當地表達自己十分重要。除了日常對話的互相分享外,當你有新的想法、意見時,也不妨用合適的態度和時機表達你心中最想說的那句。當然不是要你甚麼都說,完全不理會對方的感受,連珠炮發地轟炸對方──想一想,你想這次對話達到甚麼效果。是破壞關係,還是想對方理解你的想法,或是也想知道對方的感受,當你想出自己想達到的成效,就會明白要怎樣表達真實的自己。

至於聆聽,某程度上代表你有多願意接收對方的想法。香港人很擅長說話,但懂得聆聽的人實在很難。當你聆聽時,了解到的內容有很多,除了面個浸說話外,更掌握到對方的性格、表達方式、人際關係、心理狀態,也可以知道對方想得到甚麼,以及對方對你到底有沒有興趣。


踏入社會後,工作與聆聽有很大關係,越來越體會到聆聽的樂趣。想不到吧,教師不但要會教,更要會聆聽。透過聆聽,你會知道學生真實的一面,知道他們的能力,也會掌握到家長在家中的教育和家庭關係,還有很多很多訊息。甚至乎,只要你肯聆聽家長的說話,他們已經很開心,已經建立一段良好的關係。(可以想像有幾多家庭入面冇人做聆聽者)
 

而聆聽及消化說話者的訊息後,你作出的回應才更為寶貴和真誠。是但亂聽完人地講野,然後又講返自己點點點,好容易架,亦都好常見,但這樣的關係其實十分單薄,因為根本沒有人有聽進心裏。
 

曾經有位好朋友說過我是個有靈魂的人,會聽、會消化,能說出有用的建議,當時其實我不太明白何謂有靈魂的人。直到我遇到另一半,他就是那種有靈魂的人:用心聽,在腦中轉了幾圈,給予真誠的回應,我才明白到一個好的聆聽者對於關係有多麼重要。你會更樂意把所有想法都說出來,因為你知道對方有在「聽」,你也會更願意當一個聆聽者,學學怎樣聆聽別人心中的說話。

建立、維繫一段關係沒有標準的公式和答案,表達完不一定會有好的回應,用心聆聽對方也不一定會珍惜,重要的是在關係中投放愛,讓愛在關係流動,當對方也付出同樣的愛,那自然會是一段美妙的關係。

祝福大家可以學會聆聽,學會讓愛健康地流動。

 

Jeanie

May 2020